deepin-15.10.1-amd64.iso硬盘安装的方法

时间:2024-01-30 18:39:33

安装深度操作系统deepin非常的简单,下面为你解说win7下硬盘安装deepin15.7和使用easybcd软件实现win7+deepin15.7双系统。你也可以先参考如何安装Deepin深度操作系统一文。

 

Win10如何查看是否uefi启动 怎么知道BIOS或UEFI

cmd--msinfo32-->BIOS模式

 

 

下载Deepin 15.7:https://ywnz.com/linuxxz/2728.html

 

一、win7下硬盘安装deepin15.7的方法

方法:

1、deepin官网下载deepin15.7iso镜像到逻辑的根目录(例如D盘);   

2、解压到逻辑盘(例如D盘)根目录,记得解压前要进行MD5验证;

3、双击以解压的安装器deepin-system-installer.exe,下载地址在这里

4、根据菜单提示分别输入:用户名,密码,重复密码,安装位置(例如安装到E盘),选择所占磁盘容量(可选择E盘全部容量);

5、然后确认安装,这时安装器显示安装进度,待快要安装完成时,提示关闭windows快速启动,然后才能继续安装;

6、如果是win7就不要理会提示内容,直接点击重新启动即可;

7、电脑重新启动后,就会直接显示deepin,并进入其安装程序了,接下来你就等着体验吧。

 

二、使用easybcd软件实现win7+deepin15.7双系统的方法

安装环境:固态硬盘c盘装win7 (主要日常使用),机械硬盘第一盘装deepin15.7。

需要的工具:EasyBCD软件。

说明:本教程不需要用到deepin-boot-maker(深度启动盘制作工具)。本人采用的方法是使用EasyBCD软件制作NeoGru文件引导deepin系统硬盘安装。安装前,在win7系统下,一定要给deepin系统分配一个不少于20GB的空闲驱动盘!否则会导致空闲空间不足,而造成系统无法安装的问题。安装完后双系统切换存在的问题:使用linux系统后,重启转换使用windows7后,系统的时间会被改变。出现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将Linux修改时间中的修改系统时区改为上海,并开启自动同步。重启进入win7系统,在windows7系统的调整日期/时间中的Internet时间选项中点击更改设置,勾选“与Internet时间服务器同步(S)”,选择服务器“time.nist.gov”并点击立即更新,确定即可。下次在2个系统之间切换的时候系统时间不会被更改了。

教程步骤:

1、开机启动win7系统,下载EasyBCD软件和deepin系统安装包(deepin-15.7-amd64.iso)。

2、在硬盘上分出一个空白分区。具体步骤:右键单击桌面上的电脑,选择“管理”,选择存储下面的“磁盘管理”,选择一个不是 win7系统盘的分区,右键单击,选择“压缩卷”,在弹出界面的“输入压缩空间量”中,填23456(大于2万即可),“确定”,这样就分配出一个安装deepin系统的新空白区(绿色区域)。

3、制作NeoGru引导文件。

首先,安装启动EasyBCD,点击“添加新条目”,点击“NeoGrub”,单击“安装”,单击“配置”,启动脚本文档编辑器。

其次,将下列文本复制到打开的“记事本”中后保存。

title install  deepin

root (hd0,0)

kernel /vmlinuz  findiso=/deepin-15.7-amd64.iso  nopromptquiet splash  boot=live ro deepin-installer/locale=zh_CN.UTF-8

initrd /initrd.lz

注意:“kernel /”行中“deepin-15.7-amd64.iso”是系统版本号,根据不同版本号可作相应修改。

最后,关闭EasyBCD。根据配置脚本,安装资源应放在 (hd0,0)分区,也就是win7的C盘。故将下列三个安装资源拷贝到C盘的根目录下:

deepin-15.7-amd64.iso(deepin系统安装包)

initrd.lz(解压deepin-15.7-amd64.iso在其子目录live下可以找到)

vmlinuz(解压deepin-15.7-amd64.iso在其子目录live下可以找到)

4、重启电脑,就可以找到新添加的NeoGrub启动项,选中它启动live版本deepin。就可以完成安装deepin系统了。

提示安装完成,点击“立即体验”,就可以在win7系统和deepin系统之间作选择。

 

附1:快速安装deepin过程

支持的系统版本: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如果您的当前系统为Windows 8或以上版本,请先关闭快速启动,否则无法安装。

1、将深度操作系统镜像复制到Windows系统根目录下(例如D盘下)。

2、下载深度安装器(deepin-system-installer.exe)并复制到深度操作系统镜像同样的位置。

说明:使用压缩软件打开深度操作系统镜像,提取深度安装器。 

3、双击运行deepin-system-installer.exe,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调整系统语言和分区大小后,点击开始。

4、等待深度安装器提示安装完成后,请依据提示重启电脑。

 

附2:多硬盘时安装 deepin 出现的无法引导的问题

如果主板用的是旧的引导方式( Legacy BIOS ),而不是 UEFI 模式来引导的,可能会在安装完 deepin 之后,无法找到这个系统,下面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dev/sda 上面安装了 Windows 系统,可以正常引导和使用,又在 /dev/sdb 上面又安装了 deepin 系统,如果安装完系统重启电脑后,直接进入到 Windows 系统了,并没有进入到 deepin 系统,那就是遇到上面说的问题了。

有几种解决方法:

1、在 BIOS 中,修改硬盘的启动优先级,优先启动 /dev/sdb (推荐)。

2、重新安装 deepin 系统,在安装时的分区页面,切换到 "高级" 模式,在高级分区页面的左下角,可以修改 grub 的安装位置,改为 /dev/sda (第一个硬盘)。

 

附3:因主板启动模式导致 deepin 不能安装的情形

1、新买的已安装 Windows 系统的品牌机。目前新买品牌机大都已预装 Windows 10 系统,且是 UEFI 模式启动。因此内置硬盘也肯定是 GPT 格式,先腾出适当硬盘空间,再用制作好的 deepin 安装U盘启动安装,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安装 deepin 前,进入主板BIOS设置,关闭 Secure Boot (安全启动)。

2、旧机器。 一是只有传统 BIOS 模式启动的老电脑,安装时一般也不会有问题。 二是已支持 UEFI 模式的旧电脑,并有传统 BIOS 模式启动的 Windows 系统,硬盘格式为 MBR 格式,安装时可能会有问题。如主板 BIOS 设置中启动模式为自动,则说明既可以 UEFI 启动,也可以 Legacy 启动,支持两种方式启动。用 deepin 安装U盘启动时,会出现两个U盘启动选项( deepin 安装U盘支持两种格式启动),其中之一有 UEFI 字样。如果是用 UEFI 启动,但硬盘是 MBR 格式,就自然安装不上,出现硬盘格式化警告提示。

解决方法:选择以非 UEFI 方式启动U盘,或主板设置成仅 Legacy boot(如可能)。

3、新组装机器。 一是新机器新硬盘,这种全新电脑,安装 deepin 也不会有问题。 二是新机器旧硬盘,旧硬盘上有数据,且是硬盘是 MBR 格式。目前的新主板都支持 UEFI 模式启动,且有的主板上是默认启动方式(UEFI ONLY)。在这种情况下,要进入主板设置,开启 Legacy boot(或 CSM Support)。

这里面不同的主板设置也有所不同,有的可以设置为仅 Legacy boot,也有的只是开启(支持),就是两种方式都支持。

如果是设置为仅 Legacy boot,安装时就类似旧电脑的第一种情形。

如果是支持双启动模式,类似旧电脑的第二种情形。

 

以下介绍深度操作系统的硬盘安装方法,以 deepin-15.10.1-amd64.iso 硬盘安装为例说明,如果需要安装图文可参考在Windows下使用VMware虚拟机安装Deepin系统的步骤

 

所谓硬盘安装,就是将安装盘的 iso 文件置于某个硬盘分区上,然后引导到安装盘,将系统安装在另一个硬盘分区上的方法。硬盘安装不需要光驱或者U盘,有时候比较省事儿。

 

1、将安装盘的 iso 文件(如 deepin-15.10.1-amd64.iso,下载地址:Deepin 15.10.1发布下载,其他版本可随时升级,附更新介绍 )置于某个硬盘分区的根目录上,这个分区的格式可以是FAT、NTFS、Ext2/3/4 之一。不在根目录或者iso的文件名不同也行,但后面的grub.cfg要相应修改。其他分区格式可能也行,我没试过。注意,你的 deepin 系统就不能安装到 iso 所在的分区了,得准备另一个分区。

deepin-15.10.1-amd64.iso硬盘安装的方法

 

2、给 iso 文件所在的分区设置一个卷标,英文的,比如 DATA,不要与其他分区的卷标重复。不叫 DATA 的话后面的grub.cfg要相应修改。

 

3、如果你的机器上还没有 grub,例如只装过 windows,则根据下面的指示安装 grub,否则可以跳过本段,直接看第4步。本段适用于 UEFI 引导的机器(近5年的应该大部分都是)。MBR 引导的请找另外的资料或先改成 UEFI 的。按以下步骤安装 grub:

(1)打开 ESP 分区,打开 deepin-15.10.1-amd64.iso 文件。

(2)在 ESP 分区根目录下建立 /boot 目录,将 deepin-15.10.1-amd64.iso 下的 /boot/grub 目录复制过去。检查一下,ESP 分区下应该有 /boot/grub/grub.cfg 文件和 /boot/grub/x86_64-efi 目录。

(3)将 deepin-15.10.1-amd64.iso 下的 /EFI/BOOT/grubx64.efi 文件复制到 ESP 分区下的 /EFI/deepin-cd-grub.efi 文件。后者的名字可以随便起,只要容易区分就行。

 

4、修改 grub.cfg。如果你是按照3安装的 grub,那么就修改 ESP 分区下的 /boot/grub/grub.cfg 文件。代码如下:

set timeout=3

insmod part_gpt

insmod ext2

insmod efi_gop

insmod efi_uga

insmod video_bochs

insmod video_cirrus

insmod loopback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fat

insmod ntfs

insmod ntfscomp

menuentry \'deepin install\' {

search --label --set=root DATA

set isofile="/deepin-15.10.1-amd64.iso"

loopback loop $isofile

linux (loop)/live/vmlinuz.efi  boot=live union=overlay username=user quiet  live-config noprompt noeject findiso=$isofile locales=zh_CN.UTF-8

initrd (loop)/live/initrd.lz

}

注明:

其中的“DATA”就是 iso 文件所在的分区的卷标了,iso 在分区上的路径是 /deepin-15.10.1-amd64.iso,如果不符合你的情况可相应修改。

 

5、重启机器,进入 UEFI 启动菜单(按照机型和BIOS的不同,可能是按f12、f2、f9等,可能还要先在BIOS里设置启动等待时间大于0),选择“从efi文件启动”,然后浏览到ESP分区的下的前面创建的 /EFI/deepin-cd-grub.efi 文件,选中,应该会显示 \'deepin install\' 的 grub 菜单项,再选中即可启动 iso,开始安装 deepin。

 

6、装完系统后,ESP 分区下的 /EFI/deepin-cd-grub.efi 文件和 /boot/grub/ 目录建议保留下来,以后修复系统或安装新版 iso 也可能用得上。

 

 

http://www.zzbaike.com/wiki/LinuxDeepin/硬盘安装LinuxDeepin
详细安装步骤
1. 下载 Linux Deepin 的 iso 镜像,改名为 deepin.iso。
2. 解压文件:用虚拟光驱或者使用 winrar 打开 deepin.iso,将 caper 目录下的 initrd.lz 和 vmlinuz 两个文件解压出来。
3. 转移文件:将 deepin.iso、initrd.lz、vmlinuz 三个文件,拷贝到 C:\。
4. 设置 grub: 下载附件的 grub-for-deepin-install.zip,把里面的文件解压并覆盖到 C:\。
5. 现在,记下这条命令,一会重启后要用到:
sudo umount -l /isodevice

6. 重新启动,选择 grub 选项,再选择 Linux Deepin Installation 选项,就可以启动 Deepin 的 LiveCD 了。
7. 卸掉虚拟设备:进入 Deepin 的 LiveCD 的桌面后,点击底端 Dock 上的左起第二个图标,打开终端,输入第 5 步记下的命令,回车。
8. 开始安装:双击桌面的 LD 图标,即可启动 Linux Deepin 的安装程序。(注意分区那一步,建议选择最后一项手动分区)。

http://www.nenew.net/linux-deepin-11-06-download-install-teaching.html

===
grub.cfg写法一例:
#
# DO NOT EDIT THIS FILE
#
# It is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grub-mkconfig using templates
# from /etc/grub.d and settings from /etc/default/grub
#

### BEGIN /etc/grub.d/00_header ###
if [ -s $prefix/grubenv ]; then
  load_env
fi
set default="0"
if [ "${prev_saved_entry}" ]; then
  set saved_entry="${prev_saved_entry}"
  save_env saved_entry
  set prev_saved_entry=
  save_env prev_saved_entry
  set boot_once=true
fi

function savedefault {
  if [ -z "${boot_once}" ]; then
    saved_entry="${chosen}"
    save_env saved_entry
  fi
}

function load_video {
  insmod vbe
  insmod vga
  insmod video_bochs
  insmod video_cirrus
}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ext2
set root=\'(hd0,msdos5)\'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 dac33412-5853-42b5-9484-2890671ebfd2
if loadfont /usr/share/grub/unicode.pf2 ; then
  set gfxmode=640x480
  load_video
  insmod gfxterm
fi
terminal_output gfxterm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ext2
set root=\'(hd0,msdos1)\'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 7507b19e-bd52-46c8-96bf-c0015247fb04
set locale_dir=($root)/grub/locale
set lang=zh
insmod gettext
set timeout=3
### END /etc/grub.d/00_header ###

### BEGIN /etc/grub.d/05_debian_theme ###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ext2
set root=\'(hd0,msdos5)\'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 dac33412-5853-42b5-9484-2890671ebfd2
insmod jpeg
background_image (hd0,5)/usr/share/images/grub/mandbrot.jpg
#insmod tga
if background_image /usr/share/images/grub/mandbrot.jpg; then
  set color_normal=blue/black
  set color_highlight=black/light-red
else
  set menu_color_normal=cyan/black
  set menu_color_highlight=green/black
fi
### END /etc/grub.d/05_debian_theme ###

### BEGIN /etc/grub.d/10_linux ###
menuentry "Tinycore 451-64 " {
          set root=(hd0,2)
          linux /vmlinuz64 tce=sda2/tce-64 vga=315 lang=zh_CN.UTF-8 tz=GMT-8
          initrd /core64.gz
}
menuentry \'Zenix GNU/Linux, with Linux 2.6.32-5-amd64\' --class zenix --class gnu-linux --class gnu --class os {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ext2
        set root=\'(hd0,msdos1)\'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 7507b19e-bd52-46c8-96bf-c0015247fb04
        echo \'Loading Linux 2.6.32-5-amd64 ...\'
        linux /vmlinuz-2.6.32-5-amd64 root=UUID=dac33412-5853-42b5-9484-2890671ebfd2 ro quiet
        echo \'Loading initial ramdisk ...\'
        initrd /initrd.img-2.6.32-5-amd64
}
menuentry \'Zenix GNU/Linux, with Linux 2.6.32-5-amd64 (recovery mode)\' --class zenix --class gnu-linux --class gnu --class os {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ext2
        set root=\'(hd0,msdos1)\'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 7507b19e-bd52-46c8-96bf-c0015247fb04
        echo \'Loading Linux 2.6.32-5-amd64 ...\'
        linux /vmlinuz-2.6.32-5-amd64 root=UUID=dac33412-5853-42b5-9484-2890671ebfd2 ro single
        echo \'Loading initial ramdisk ...\'
        initrd /initrd.img-2.6.32-5-amd64
}
### END /etc/grub.d/10_linux ###

### BEGIN /etc/grub.d/20_linux_xen ###
### END /etc/grub.d/20_linux_xen ###

### BEGIN /etc/grub.d/30_os-prober ###
menuentry "Gentoo Base System release 2.2 (on /dev/sda6)" {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ext2
        set root=\'(hd0,msdos1)\'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 7507b19e-bd52-46c8-96bf-c0015247fb04
        linux /gentoo64-1221 root=/dev/sda6
        initrd /gentoo64-1221.igz
}
menuentry "Gentoo Base System release 3.6.10 (on /dev/sda7)" {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ext2
        set root=\'(hd0,msdos1)\'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 7507b19e-bd52-46c8-96bf-c0015247fb04
        linux /ker-3.6.10 root=/dev/sda7 i915.modeset=1 video=800x500
}
### END /etc/grub.d/30_os-prober ###

### BEGIN /etc/grub.d/40_custom ###
# This file provides an easy way to add custom menu entries. Simply type the
# menu entries you want to add after this comment. Be careful not to change
# the \'exec tail\' line above.
menuentry "Puppy Linux 5.4.3 full install in sda2" {
          set root=(hd0,2)
          linux /boot/vmlinuz root=/dev/sda2 pmedia=atahd
}
menuentry "Tinycore Linux zh_CN 3.8" {
          set root=(hd0,1)
          linux /bzImage-tc tce=sda2/tce38 vga=791
          initrd /tinycore.gz /nglcf.gz
}
menuentry " BT5 Linux iso" {
          set root=(hd0,2)
          linux /vmlinuz-bt5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BT5R2-GNOME-32.iso vga=771
          initrd /initrd-bt5.gz
}
### END /etc/grub.d/40_custom ###

### BEGIN /etc/grub.d/41_custom ###
if [ -f $prefix/custom.cfg ]; then
  source $prefix/custom.cfg;
fi
### END /etc/grub.d/41_cus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