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政务云市场面临的复杂格局——重庆政务云模式的启示:多厂商竞争化、PaaS 化

时间:2024-01-25 17:43:59

新闻背景:

  2019 年 9 月底,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发布政务云平台采购公告,预算金额为 5000 万元,以上 4 家入选。

  最终项目被项目被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紫光云 4 家瓜分。 

  5000 万的单子,相比数字*、城市大脑动辄数亿的采购,其实不大,但是却吸引了头部云厂商的竞逐。 

  有关政务云赛道秩序的重新建立,一夜之间成为了业内人士讨论的焦点。

案例分析: 

  重庆政务云模式的启示:竞争化、PaaS 化 

  从采购情况来看,重庆的这次订单拟将新增政务云平台服务商,引入竞争机制。 

  资料显示,此前的重庆政务云平台只由浪潮一家提供,此次分流,则是基于“保障政务云平台资源安全可靠供给”的说法。合同期是 5 年。 

“伸手”政务市场,收割一个云的时代
重庆市政务云平台规划思路

  根据总体架构,政务云平台由多家云服务商提供的共享云平台组成,集合N个(少量)分布式云平台组成,总体形成“1+N”的“大云牵小云”体系为各级委办局及相关单位提供服务。

  技术架构上,构建了“三横两纵”逻辑架构进行建设:由“三横”即设施资源层(IaaS)、中间平台层(PaaS)、业务应用层(SaaS)组成,在“两纵”即政务云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下,通过各类用户终端,为*内部提供统一信息化支撑,向社会公众提供高效服务。 

  此外,在这个项目里,只重点采购 IaaS 和 PaaS 层服务,运行全市统建及各级部门自建的各类应用系统(SaaS)不在本期招标范围内。 

  业内人士指出,这个政务云的多云架构,绝对会成为未来政务云采购的一种主流模式。 

  据了解,2019 年 7 月 24 日,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以单一来源公示了《政务云资源租赁项目》,预算金额 1 亿元。拟定供应商只有阿里云一家。 

  而在广东,以腾讯云为主要力量的数字广东也在全省打造了统一的政务云平台。 

  由独家占有到多家共享,从利益链的角度来看,政务云赛道的激烈程度正稳步提升;而从政务安全的角度分析,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也符合当下*基于安全思维的逻辑。 

  赛道玩家的思维:尽量多吃多赢

  在前几年,政务云市场的“头号玩家”绝对是华为云、浪潮云、新华三以及运营商等,而随着互联网基因的云厂商在近几年越做越大,收割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大批客户,且在技术、人才、渠道上投资加大,其服务*客户的能力被看在眼里。 

  一些大项目上长出来的小项目也被一批规模较小的云厂商分食——所有人都知道,一家独大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多吃多赢。 

  有一批厂商打上了“中立”的标签,比如金山云(有北京政务云案例)和 UCloud(有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案例);有的许下了“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的诺言,比如华为;有些厂商则从地方做起,向全国复制,比如阿里在浙江的实践。 

  模式众多,都有肉可吃。 

  重庆这个政务云的项目之所以如此分散,很大一步分原因也是利益的考量。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注意到,在重庆,阿里、腾讯相继建设区域总部,落实了诸多围绕智能制造、数字*、产业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也遵循“筑巢引凤”的逻辑,给了大厂优惠的条件。 

  紫光云是 2018 年最高调的云厂商——紫光集团宣布在那一年砸下去 120 亿进军公有云市场, 紫光云也成为紫光集团“芯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为云自不必说,从 ICT 业务上积累的服务*客户的基因非常重。浪潮云也一样。在众多政务云排行榜上,这二者是不相伯仲的存在。 

  从政务云的展现形式上看,互联网云厂商习惯的是先做自己的应用(比如支付宝、QQ/微信),再搭基础设施资源来适配,而浪潮和华为这种传统做政务渠道的则是先做好基础设施的搭建,再来做上层的应用服务。

  运营商阵营的玩家思维可能不太一样。 

  很多低价中标的案例里面,以互联网公司居多,而不见运营商的身影——运营商从不会做亏本买卖,对资金回流要求特别高,周期太长的项目则不再其考虑范围之内。 

  从国内最大的两朵政务云看真正需求和困境 

  上政务云,之所以在这几年从上到下(国家到地方)一以贯之,主要在于现在政治的大背景是简政放权互联网+数字经济,而地方上也在强调梳理权力清单,让数据多跑路,服务透明化。 

  但是,政务上云绝对是非常难以推进的一件事,一直到今天,很多地方*还深陷利益的缠斗与纠结。 

  • 政务云需要互通各委办局的数据,这个如何做开放?有没有安全有界限的数据开放机制?隐忧之一。
  • 数据互通后的风险谁来承担?显然是云厂商和用云的单位需要共担风险,现在社会对云安全的信心还有待提升,尤其是数据不留在本地的情况下。隐忧之二。
  • 政务云是统一运维,这是否导致一批*公务人员的失业?本部门的一部分预算现在被上头收走了,也是遭遇抵触的一个因素。隐忧之三。
  • 有些核心系统上云是很麻烦的,基层数据采集还很麻烦,各地的大数据管理局可能还在梳理上云,并没有大规模实施。观望心态较多。 

  像浙江、广东、重庆、海南这种一把手直接拍板和推进的,上起政务云就相对比较快。 

  浙江是今天的数字经济明星,这源于省级官员的大力改革,比如当年如火如荼的“全省一朵云”战略。在 2018 年的阿里云栖大会上,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讲过一句话:

浙江省将持续推进数字经济 1 号工程,驱动数字中国建设,体现浙江独特地位。

“伸手”政务市场,收割一个云的时代

  分量不可谓不重,此后也是这么做的——1 个月后,浙江省组建了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和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全面开启数字*相关工作。 

  资料显示,浙江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全省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将省级部门 800 多个信息系统整合到一朵云,建设了覆盖全省、统一利用的公共数据平台,归集治理 3066 类 190 多亿条数据。 

  成果很明显,所以今天很多*其他项目都在给数字之城、创新之城的建设“让道”。 

  广东省的全省政务系统上云,也是下了相当大的决心。据说,2016 年国务院电子政务办对全国网上电子政务能力评估,当时广东拿了第九名,这个事情对广东省刺激特别大,毕竟当时广东的省内 GDP 排名全国第一。 

  后来,广东省的领导去调研以后发现,每个厅局里面有 1000 多个系统,数据都是孤岛,烟囱林立,无法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信息共享2017 年,广东下决心做好数字*改革,采取了 “政企合作,管运分离” 的战略,在*侧,裁撤了省信息中心,包括各个厅级信息中心,成立了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相应机构;在企业端,成立了数字广东公司,由腾讯、华为和三大运营商共同参与成立。 

评注:

  区块链主要为了解决信任问题。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大多数问题的是联盟链/私有链;区块链技术关键功能是智能合约,可以自动化处理;

  其最有用的功能就是可以打破数据孤岛(data island)==> 基于区块链技术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数据分享及安全的系统。

  5G到来之后,会接上大量IOT数据,数据是否可信是很重要的。另外,产生的大量数据(5G,IOT数据)让谁去处理?人工操作太慢了。数据共享可以让智能合约来处理。

  数据是有价值的,但隐私也是要保护的。

  数据要保证安全,必须能被追踪!!!重要的是对Dataflow的管控。

  把“数据盘活” “数据分层” “数据管理” 重要的是要设置数据权限。 这样数据也可以放到市场上进行交易了,在共荣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数据共享了。

  [ 容淳铭教授是研究“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享及安全”的; chunming.rong@ieee.org ]

  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两朵政务云,其特点也都是一把手直接推动。从实际来看,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往核心数据纵深领域延展。比如引入政务中台、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全面支撑各部门的业务和数据创新。 

  究竟,中台是如何在政务领域运转?

  玄难(阿里巴巴中台事业群副总裁墙辉)曾说过,政务中台包括一套复杂生态系统建设理念,还有与之匹配的系统架构产品体系。其中,业务中台支持所有业务相互连接,实现业务流程串联;数据中台实现数据的融合,把数据算法能力植入业务流程。两个中台双向打通,高效协同,一起对上层业务提供支撑。

  在诸如此类的逻辑之上,浙江的浙里办、浙政钉,广东的粤省事、政务微信,深圳的 i 深圳,重庆的渝快办纷纷问世。

  政务云背后的智慧城市大棋 

  从云厂商这边来看,政务云涉及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需要出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备份设备和安全设备;从*委办局角度来看,技术上够用就 OK,但需要云厂商有优质案例背书,有数据安全保障的强大能力,有服务政务系统的强大基因,最好是有*背景。 

  新华三、紫光云的官方背景足够牛,浪潮是国产服务器巨头的“亲生儿子”,在“自主可用的国产云”的造势下,阿里云的民族色彩更重了,与腾讯云都成了走向国际舞台的重点期望对象;华为自不必说,良好的 ICT 服务经验加上美国打压的这个事实,政企采购华为云几乎等于政治正确。

 

  政务云市场面临的复杂格局,不止于此。 

  一位大厂的员工表示,自从他们拿下了某个*的政务云项目,他就需要天天在委办局办公,梳理*的上云清单,解决碎片化的问题(比如医疗、教育、金融、农业、交通、*等各种复杂系统),做各种技术支持——这几乎是当前做政务云市场的某个缩影。 

  另外,政务云的采购都有着较长的回报周期,一般合同是 5 年,前1-2 年是云厂商纯投入的,后面才会回本。 

  尽管很难做,很吃力,但大厂还是要扑上去,因为智慧城市才是终极大盘子。智慧城市不仅涉及政务云,还有城市治理、城市决策和产业互联及外围应用,这里面的生态和蓝图远比政务市场深厚。 

浙江能做到这一点的基础是浙江已经从上到下是 1 朵云。

  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金志鹏透露了浙江在*数据开放程度上居于国内前列的“秘诀”。

  城市之眼、城市大脑、城市操作系统、城市底座,云厂商纷纷祭出大招,未来城市的中台之争必将异常热闹。 

  总体来看,IDC 在 2017 年曾预感到的趋势正变为现实:政务云市场的基础架构建设即将结束,即将进行服务化重构、混合云主导、PaaS 层加速建设、大数据应用创新等新的部署阶段。 

  最后,政务云市场到底多大?

  在数字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恐怕各类报告里的几百亿数值都将失效,政务生意的价值将走向无穷大。

 

评注:

  在智慧城市下,AI、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ABCDG+IOT)这些技术将会融合,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对外输出!

 

  ABCDG(即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及大数据分析Data & Data Analytics和5G)

 

 

 

 -----------------------------------------------------------------------------------------------------------------------

新闻来源:

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