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SS实战(二)——过孔via建模及参数优化-一、模型建立

时间:2024-01-23 20:59:04

1.1层叠设置

新建一个HFSS 3d layout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此图标进行层叠设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之前保存的stackup,点击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没有层叠,有两种方法可以获取:
1、可以在layer中不断的加入新的层叠,进行设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将常用的PCB文件导入进HFSS ,并将其层叠保存,方便下次使用。

保存方法同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过孔放置

参数化建模
点击图标,任意放置一个过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中过孔在其左侧properties对话框中输入其内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OK.

选择绘图层为TOP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绘制via的焊盘,选择下述图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数化定义过孔的外径。假设从顶层到MidLayer2出线,那么在MidLayer2也需要同样的定义pad。过程类似:先选选择要操作的layer → 然后放置圆形焊盘。
不赘述了。
复制过孔和焊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绘制走线

走线线宽的工具推荐使用SI9000进行计算,在这里:
我是用的是15.4mil 和 9mi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绘制GND平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别选中MidLayer1和bottom层进行绘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5绘制反焊盘

切换至MidLayer1层,绘制一个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矩形和圆形想减得到反焊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理对bottom层进行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执行subtract操作以后,反焊盘的参数属性消失了,所以我们需要重新设置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当我们修改反焊盘的参数时,就非常容易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6放置回流过孔

简单的操作:复制中间信号过孔,均匀的放在周围(也不用特别均匀,看着放就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
将信号线的net:sig (别的也可以,随便叫什么,保证网络一致就行)
将参考地平面和过孔的net:gnd

设置完成后查看3D状态
1、view→stretch Z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成5倍(差不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此可以清楚的查看互联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
为了防止有些网络没有改成功,建议设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显示时,同样的net颜色一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至此,模型建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