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器时间同步

时间:2023-01-21 07:58:21
date命令
date :查看当前时间,结果如下:Tue Mar 4 01:36:45 CST 2014
date -s 09:38:40 :设置当前时间,结果如下:Tue Mar 4 09:38:40 CST 2014
date -s 10/14/15  --2015年10月14日
 
---- 在系统启动时,Linux操作系统将时间从CMOS中读到系统时间变量中,以后修改时间通过修改系统时间实现。为了保持系统时间与CMOS时间的一致性, Linux每隔一段时间会将系统时间写入CMOS。由于该同步是每隔一段时间(大约是11分钟)进行的,在我们执行date -s后,如果马上重起机器,修改时间就有可能没有被写入CMOS,这就是问题的原因。如果要确保修改生效可以执行如下命令。
---- #clock -w
---- 这个命令强制把系统时间写入CMOS。
 
ntpdate命令
ntpdate -u 210.72.145.44 :网络时间同步命令
 
注意:若不加上-u参数, 会出现以下提示:no server suitable for synchronization found
-u:从man ntpdate中可以看出-u参数可以越过防火墙与主机同步;
210.72.145.44:中国国家授时中心的官方服务器。
 
ntp常用服务器
中国国家授时中心:210.72.145.44
NTP服务器(上海) :ntp.api.bz
 
美国:time.nist.gov 
复旦:ntp.fudan.edu.cn 
微软公司授时主机(美国) :time.windows.com 
台警大授时中心(*):asia.pool.ntp.org
 
经测试中国国家授时中心与NTP上海服务器可以正常同步时间,注意需要加上-u参数!
==========================
系统后发现时间显示问题:
[root@pps ~]# date
Sat Mar 7 08:58:27 PST 2009
其实现在是北京时间 2009年3月8日00:58,相差16个小时。
网上搜索一下PST时间,原来PST时间为美国太平洋标准时间,此时区位于格林威治向西8个时区,晚北京时间16个小时。(这都是 vmware6.5 自动安装RHEL5系统惹的祸)

发现 /etc/sysconfig/clock 文件配置的是美国时间:
[root@pps ~]# cat /etc/sysconfig/clock
ZONE="America/Los_Angeles"
UTC=true
ARC=false

UTC为true表示RTC保存的时间是UTC时间,false表示保存的是本地时间。
于是将其修改为:
[root@pps ~]# cat /etc/sysconfig/clock
ZONE="Asia/Shanghai"
UTC=false
ARC=false

重启系统后问题依旧!于是想到了 locale
[root@pps ~]# locale
LANG=en_US.UTF-8
LC_CTYPE="en_US.UTF-8"
LC_NUMERIC="en_US.UTF-8"
LC_TIME="en_US.UTF-8"
LC_COLLATE="en_US.UTF-8"
LC_MONETARY="en_US.UTF-8"
LC_MESSAGES="en_US.UTF-8"
LC_PAPER="en_US.UTF-8"
LC_NAME="en_US.UTF-8"
LC_ADDRESS="en_US.UTF-8"
LC_TELEPHONE="en_US.UTF-8"
LC_MEASUREMENT="en_US.UTF-8"
LC_IDENTIFICATION="en_US.UTF-8"
LC_ALL=

[root@pps ~]# cat /etc/sysconfig/i18n
LANG="en_US.UTF-8"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修改后为:
[root@pps ~]# cat /etc/sysconfig/i18n
LANG="zh_CN.UTF-8" /* 英文环境可以改成zh_US.UTF-8 */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保存退出再次登陆执行date
[root@pps ~]# date
2009年 03月 07日 星期六 09:13:44 PST

如果上面的是设置不行,尝试一下下面的命令

还是显示PST时间,

# rm /etc/localtime
#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FROM:http://www.2cto.com/os/201408/327935.html    http://blog.csdn.net/bbirdsky/article/details/20445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