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eThread 创建线程所引起的内存泄漏的问题

时间:2023-02-02 18:24:41

内存泄漏编辑

在很多参考书上,都说不要用CreateThread 创建线程、并用CloseHandle来关闭这个线程,因为这样做会导致内存泄漏,而应该用_beginthread来创建线程,_endthread来销毁线程。其实,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看如下一段代码:
12345678 HANDLECreateThread(LPSECURITY_ATTRIBUTESlpThreadAttributes,//线程安全属性DWORDdwStackSize,//堆栈大小LPTHREAD_START_ROUTINElpStartAddress,//线程函数LPVOIDlpParameter,//线程参数DWORDdwCreationFlags,//线程创建属性LPDWORDlpThreadId//线程ID);
线程中止运行后,线程对象仍然在系统中,必须通过CloseHandle函数来关闭该线程对象。CloseHandle函数的原型是: BOOL CloseHandle( HANDLE hObject );//HANDLE hObject 对象句柄 CloseHandle可以关闭多种类型的对象,比如文件对象等,这里使用这个函数来关闭线程对象。调用时,hObject为待关闭的线程对象的句柄。 说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会引发内存泄漏问题,其实不完全正确。那为什么会引起内存的泄漏呢?因为当线程的函数用到了C的标准库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冲突,所以在创建VC的工程时,系统提示是用单线程还是用多线程的库,因为在C的内部有很多的全局变量。例如,出错号、文件句柄等全局变量。 因为在C的库中有全局变量,这样用C的库时,如果程序中使用了标准的C程序库时,就很容易导致运行不正常,会引起很多的冲突。所以,微软和Borland都对C的库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是这个改进的一个条件就是,如果一个线程已经开始创建了,就应该创建一个结构来包含这些全局变量,接着把这些全局变量放入线程的上下文中和这个线程相关起来。这样,全局变量就会依赖于这个线程,不会引起冲突。 这样做就会有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这个线程开始创建呢?标准的Windows的API是不知道的,因为它是静态的库。这些库都是放在VC的LIB的目录内的,而线程函数是操作系统的函数。所以,VC和BC在创建线程时,都会用_beginThread来创建线程,再用_endThread来结束线程。这样,它们在创建线程的时候,就会知道什么时候创建了线程,并把全局变量放入某一结构中,让它和线程能关联起来。这样就不会发生冲突了。 很显然,要完成这个功能,首先需要分配结构表把全局变量包含起来。这个过程是在_beginThread时做的,而释放则是在_endTread内完成。 所以,当用_beginThread来创建,而用CloseHandle来关闭线程时,这时复制的全局结构就不会被释放了,这就有了内存的泄漏。这就是很多资料所说的内存泄漏问题的真正的原因。 其实,可以不用_beginThread和_endThread这一对函数。如果用CreateThread函数创建,用CloseHandle关闭,那么,与C有关的库就会用全局的,它们会引起冲突。所以,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在线程内不用标准的C的库(可以使用Windows API的库函数)。这样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也就不会引起冲突。例如,字符串的操作函数、文件操作等。 当某个程序创建一个线程后,会产生一个线程的句柄,线程的句柄主要用来控制整个线程的运行,例如停止、挂起或设置线程的优先级等操作。 (这是VC6.0的早期BUG,后来的vs版本都修复了这个漏洞。老问题不值得重谈!)

示例编辑

CreateThread 函数从一个进程里面创建一个线程。这个开始的线程必须指定开始执行代码的地址,新线程执行。有代表性的,开始地址就是一个函数名。这个函数有一个参数,并且返回一个 DWORD 值。一个进程里面同时有多个线程在执行。 下面这个例子演示如何创建一个新线程,执行本地定义的函数。 ThreadProc. 建立的线程动态分配内存传递信息到每个线程的实例中。线程函数负责释放这些内存。 被调用的线程用 WaitForMultipleObjects 持续等待,直到所有的工作线程退出。在线程退出后,关掉线程函数的句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 #include<windows.h>#include<strsafe.h>//win2003SDK必须安装 要不无此头文件。此文件是为了实现StringCchPrintf,StringCchLength。#define MAX_THREADS3#define BUF_SIZE255typedef struct _MyData{int val1;int val2;}MYDATA,*PMYDATA;DWORDWINAPIThreadProc(LPVOIDlpParam){HANDLEhStdout;PMYDATApData;TCHARmsgBuf[BUF_SIZE];size_tcchStringSize;DWORDdwChars;hStdout=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if(hStdout==INVALID_HANDLE_VALUE)return1;//Casttheparametertothecorrectdatatype.pData=(PMYDATA)lpParam;//Printtheparametervaluesusingthread-safefunctions.StringCchPrintf(msgBuf,BUF_SIZE,TEXT("Parameters=%d,%d\n"),pData->val1,pData->val2);StringCchLength(msgBuf,BUF_SIZE,&cchStringSize);WriteConsole(hStdout,msgBuf,cchStringSize,&dwChars,NULL);//Freethememoryallocatedbythecallerforthethread//datastructure.HeapFree(GetProcessHeap(),0,pData);return0;}voidmain(){PMYDATApData;DWORDdwThreadId[MAX_THREADS];HANDLEhThread[MAX_THREADS];inti;//CreateMAX_THREADSworkerthreads.for(i=0;i<MAX_THREADS;i++){//Allocatememoryforthreaddata.pData=(PMYDATA)HeapAlloc(GetProcessHeap(),HEAP_ZERO_MEMORY,sizeof(MYDATA));if(pData==NULL)ExitProcess(2);//Generateuniquedataforeachthread.pData->val1=i;pData->val2=i+100;hThread[i]=CreateThread(NULL,//defaultsecurityattributes0,//usedefaultstacksizeThreadProc,//threadfunctionpData,//argumenttothreadfunction0,//usedefaultcreationflags&dwThreadId[i]);//returnsthethreadidentifier//Checkthereturnvalueforsuccess.if(hThread[i]==NULL){ExitProcess(i);}}//Waituntilallthreadshaveterminated.WaitForMultipleObjects(MAX_THREADS,hThread,TRUE,INFINITE);//Closeallthreadhandlesuponcompletion.for(i=0;i<MAX_THREADS;i++){CloseHandle(hThrea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