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转移 互联网组成 路由器 分组交换 交换机 冲突域 网卡 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会带来CPU开销 CPU中断 双网卡切换

时间:2023-03-09 17:04:03
文件转移  互联网组成 路由器 分组交换  交换机  冲突域  网卡 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会带来CPU开销 CPU中断  双网卡切换

https://zh.wikipedia.org/zh-cn/网段

以太网环境中,一个网段其实也就是一个冲突域(碰撞域)。同一网段中的设备共享(包括通过集线器等设备中转连接)同一物理总线,在这一总线上执行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机制。不同网段间不共享同一物理层,因此不会跨网段发生冲突(碰撞)。

现代高速以太网通常使用交换机代替集线器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由它转接的两组设备不在同一网段中。事实上,交换机为连在其上的每一个独立设备各自划分出一个独立的网段,每个网段只包含两个设备——交换机本身,和这个独立设备。这样,交换机就能隔离冲突,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和总体性能。

前面所讨论的学术定义是“网段”在物理层的严格定义,“网段”还有一些不严格的含义,比如指代以太网上的一个广播域,这是数据链路层上一个独立的内部相互作用区域。

或者在中文的网络知识入门中,这个词更经常地被误用来指代“子网”,也就是网络层中由网关路由器等设备隔开的不同部分。例如IP为 192.168.0.1 ~ 192.168.0.254 的设备就位于掩码 255.255.255.0 的同一子网中,这句话经常被说成“位于192.168.0.x ‘网段’中”,如果不涉及网络层之下的结构,这么说不会引起混淆,但是在深入探讨互联网底层结构的时候,应该避免使用“网段”来指代“子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无线局域网

网络成员和结构

  • 站点(Station),网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 基本服务单元(Basic Service Set, BSS)。网络最基本的服务单元。最简单的服务单元可以只由两个站点组成。站点可以动态地联结(associate)到基本服务单元中。
  • 分配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 DS)。分配系统用于连接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分配系统使用的媒介(Medium)逻辑上和基本服务单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开的,尽管它们物理上可能会是同一个媒介,例如同一个无线频段。
  • 接入点(Access Point, AP)。接入点是无线网和有线网的接口,既有普通站点的身份,又有接入到分配系统的功能。
  • 扩展服务单元(Extended Service Set, ESS)。由分配系统和基本服务单元组合而成。这种组合是逻辑上,并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物有可能在地理位置相去甚远。分配系统也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技术。
  • 关口(Portal),也是一个逻辑成分。用于将无线局域网和有线局域网或其它网络联系起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bnetwork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Determining the network prefix

An IPv4 network mask consists of 32 bits, a sequence of ones (1) followed by a block of 0s. The trailing block of zeros (0) designates that part as being the host identifier.

The following example shows the separation of the network prefix and the host identifier from an address (192.168.5.130) and its associated /24 network mask (255.255.255.0). The operation is visualized in a table using binary address formats.

  Binary form Dot-decimal notation
IP address 11000000.10101000.00000101.10000010 192.168.5.130
Subnet mask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255.255.255.0
Network prefix 11000000.10101000.00000101.00000000 192.168.5.0
Host part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10 0.0.0.130

The result of the bitwise AND operation of IP address and the subnet mask is the network prefix 192.168.5.0. The host part, which is 130, is derived by the bitwise AND operation of the address and the one's complement of the subnet mask.

IP地址 ::={<网络号>,<主机号>}

文件转移  互联网组成 路由器 分组交换  交换机  冲突域  网卡 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会带来CPU开销 CPU中断  双网卡切换

Subnetting

Subnetting is the process of designating some high-order bits from the host part and grouping them with the network mask to form the subnet mask. This divides a network into smaller subnets. The following diagram modifies the example by moving 2 bits from the host part to the subnet mask to form four smaller subnets one quarter the previous size:

  Binary form Dot-decimal notation
IP address 11000000.10101000.00000101.10000010 192.168.5.130
Subnet mask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255.255.255.192
Network prefix 11000000.10101000.00000101.10000000 192.168.5.128
Host part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 0.0.0.2

Special addresses and subnets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uses specially designated address formats to facilitate recognition of special address functionality. The first and the last subnets obtained by subnetting have traditionally had a special designation and, early on, special usage implications.[5] In addition, IPv4 uses the all ones host address, i.e. the last address within a network, for broadcast transmission to all hosts on the link.

Subnet zero and the all-ones subnet

The first subnet obtained from subnetting has all bits in the subnet bit group set to zero (0). It is therefore called subnet zero.[6] The last subnet obtained from subnetting has all bits in the subnet bit group set to one (1). It is therefore called the all-ones subnet.[7]

The IETF originally discouraged the production use of these two subnets due to possible confusion of having a network and subnet with the same address.[8] The practice of avoiding subnet zero and the all-ones subnet was declared obsolete in 1995 by RFC 1878, an informational, but now historical document.[9]

Subnet and host counts

The number of subnetworks available, and the number of possible hosts in a network may be readily calculated. In the example (above) two bits were borrowed to create subnetworks, thus creating 4 (22) possible subnets.

Network Network (binary) Broadcast address
192.168.5.0/26 11000000.10101000.00000101.00000000 192.168.5.63
192.168.5.64/26 11000000.10101000.00000101.01000000 192.168.5.127
192.168.5.128/26 11000000.10101000.00000101.10000000 192.168.5.191
192.168.5.192/26 11000000.10101000.00000101.11000000 192.168.5.255

The RFC 950 specification recommended reserving the subnet values consisting of all zeros (see above) and all ones (broadcast), reducing the number of available subnets by two. However, due to the inefficiencies introduced by this convention it was abandoned for use on the public Internet, and is only relevant when dealing with legacy equipment that does not implement CIDR. The only reason not to use the all-zeroes subnet is that it is ambiguous when the prefix length is not available. RFC 950 itself did not make the use of the zero subnet illegal; it was however considered best practice by engineers.

CIDR-compliant routing protocols transmit both length and suffix. RFC 1878 provides a subnetting table with examples.

The remaining bits after the subnet bits are used for addressing hosts within the subnet. In the above example the subnet mask consists of 26 bits, leaving 6 bits for the host identifier. This allows for 62 host combinations (26-2).

The all-zeros value and all-ones values are reserved for the network address and broadcast address respectively. In systems that can handle CIDR a count of two is therefore subtracted from the host availability, rather than the subnet availability, making all 2n subnets available and removing a need to subtract two subnets.

For example, under CIDR /28 all 16 subnets are usable. Each broadcast, i.e. .15 .31 - .255 comes off the client count, not the network, thus making the last subnet also usable.

In general the number of available hosts on a subnet is 2h-2, where h is the number of bits used for the host portion of the address. The number of available subnets is 2n, where n is the number of bits used for the network portion of the address. This is the RFC 1878 standard used by the IETF, the IEEE and COMPTIA.

RFC 3021 specifies an exception to this rule for 31-bit subnet masks, which means the host identifier is only one bit long for two permissible addresses. In such networks, usually point-to-point links, only two hosts (the end points) may be connected and a specification of network and broadcast addresses is not necessary.

A /24 network may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ubnets by increasing the subnet mask successively by one bit. This affects the total number of hosts that can be addressed in the /24 network (last column).

Prefix size Network mask Available
subnets
Usable hosts
per subnet
Total
usable hosts
/24 255.255.255.0 1 254 254
/25 255.255.255.128 2 126 252
/26 255.255.255.192 4 62 248
/27 255.255.255.224 8 30 240
/28 255.255.255.240 16 14 224
/29 255.255.255.248 32 6 192
/30 255.255.255.252 64 2 128
/31 255.255.255.254 128 2 * 256

*only applicable for point-to-point link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peater

In telecommunications, a repeater is an electronic device that receives a signal and retransmits it. Repeaters are used to extend transmissions so that the signal can cover longer distances or be received on the other side of an obstruction.

Some types of repeaters broadcast an identical signal, but alter its method of transmission, for example, on another frequency or baud rat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继器

通信领域,中继器(Repeater)有如下含义:

  1. 一个将输入信号增强放大的模拟设备,而不考虑输入信号种类(是模拟的还是数字的)。中继器是用来加强缆在线的信号,把信号送得更远,以延展网络长度。当电子信号在电缆上传送时,信号强度会随着传递长度的增加而递减。因此需要中继器将信号重新加强以增加数据的发送距离。
  2. 一种用于频率转换及功率增强的模块或设备,如中继卫星,它分上行频率和下行频率,主要用于信号增强和频率差转。

如何形象生动的解释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概念?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17354

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详解 - wangtao169447 - 博客园 http://www.cnblogs.com/JuneWang/p/3917697.html

边缘部分 核心部分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电话直接相连 n(n-1)/2 连接数

用交换机连接多部电话,每部电话仅需连接到交换机

交换 switching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packet switching

本网络 这个 this 0.0.0.0
环回测试 127.0.0.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机架单位

机架单位是美国电子工业联盟(EIA)用来标定服务器网络交换机机房设备的单位。一个机架单位实际上为高度1.75英寸(44毫米),宽度为主流的19英寸(480毫米)及较少用的23英寸(580毫米)。

一个机架单位一般叫做"1U", 2个机架单位则称之为"2U",如此类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網路交換器

二层交换机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内部的CPU会在每个端口成功连接时,通过将MAC地址和端口对应,形成一张MAC表。在今后的通讯中,发往该MAC地址的数据包将仅送往其对应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的端口。因此交换机可用于划分数据链路层广播,即冲突域;但它不能划分网络层广播,即广播域。交换技术是在OSI 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因此交换机对数据包的转发是创建在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地址--物理地址基础之上的,对于IP 网络协议来说,它是透明的,即交换机在转发数据包时,不知道也无须知道信源机和信宿机的IP 地址,只需知其物理地址即MAC 地址。交换机在操作过程当中会不断的收集资料去创建它本身的一个地址表,这个表相当简单,它说明了某个MAC 地址是在哪个端口上被发现的,所以当交换机收到一个TCP/IP 数据包时,它便会看一下该数据包的目的MAC 地址,核对一下自己的地址表以确认应该从哪个端口把数据包发出去。由于这个过程比较简单,加上这功能由一崭新硬件进行——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因此速度相当快,一般只需几十微秒,交换机便可决定一个IP 数据包该往那里送。值得一提的是:万一交换机收到一个不认识的数据包,就是说如果目的地MAC 地址不能在地址表中找到时,交换机会把IP 数据包"扩散"出去,即把它从每一个端口中提交去,就如交换机在处理一个收到的广播数据包时一样。二层交换机的弱点正是它处理广播数据包的手法不太有效,比方说,当一个交换机收到一个从TCP/IP 工作站上发出来的广播数据包时,他便会把该数据包传到所有其他端口去,哪怕有些端口上连的是IPX 或DECnet 工作站。这样一来,非TCP/IP 节点的带宽便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就算同样的TCP/IP 节点,如果他们的子网跟发送那个广播数据包的工作站的子网相同,那么他们也会无原无故地收到一些与他们毫不相干的网络广播,整个网络的效率因此会大打折扣。从90 年代开始,出现了局域网交换设备。从网络交换产品的形态来看,交换产品大致有三种:端口交换、帧交换和信元交换。

当一台交换机安装配置好之后,其工作过程如下:

  • 收到某网段(设为A)MAC地址为X的计算机发给MAC地址为Y的计算机的数据包。交换机从而记下了MAC地址X在网段A。这称为学习(learning)。
  • 交换机还不知道MAC地址Y在哪个网段上,于是向除了A以外的所有网段转发该数据包。这称为泛洪(flooding)。
  • MAC地址Y的计算机收到该数据包,向MAC地址X发出确认包。交换机收到该包后,从而记录下MAC地址Y所在的网段。
  • 交换机向MAC地址X转发确认包。这称为转发(forwarding)。
  • 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包,查表后发现该数据包的来源地址与目的地址属于同一网段。交换机将不处理该数据包。这称为过滤(filtering)。
  • 交换机内部的MAC地址-网段查询表的每条记录采用时间戳记录最后一次访问的时间。早于某个阈值(用户可配置)的记录被清除。这称为老化(aging)。

对于全交换(full-switch)局域网,交换机每个端口只连接一台设备,因此不会发生碰撞。交换机也不需要做过滤。

分类[编辑]

传统交换机(二层交换机)[编辑]

交换机被广泛应用于二层网络交换。中档的网管型交换机还具有VLAN划分、端口自动协商、MAC访问控制列表等功能,并提供命令行界面图形界面控制台,供网络管理员调整参数

三层交换机[编辑]

三层交换机则可以处理第三层网络层协议,用于连接不同网段,通过对缺省网关的查询学习来创建两个网段之间的直接连接。

三层交换机具有一定的“路由”功能,但只能用于同一类型的局域网子网之间的互连。这样,三层交换机可以像二层交换机那样通过MAC地址标识数据包,也可以像传统路由器那样在两个局域网子网之间进行功能较弱的路由转发,它的路由转发不是通过软件来维护的路由表,而是通过专用的ASIC芯片处理这些转发;

四层交换机[编辑]

四层交换机可以处理第四层传输层协议,可以将会话与一个具体的IP地址绑定,以实现虚拟IP [1] ;

七层交换器[编辑]

更加智能的交换器,可以充分利用频宽资源来过滤,识别和处理应用层数据转换的交换设备。

带宽[编辑]

网络交换机带宽分为:10 Mb/s、100 Mb/s、1000 Mb/s、10000 Mb/s10Gb/s)。

Mb/s换算MB/s:1 Mb/s = 0.126 MB/s。

二层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编辑]

交换机与集线器不同之处是,集线器会将网络内某一用户发送的数据包传至所有已连接到集线器的计算机。而交换机则只会将数据包发送到指定目的地的计算机(透过MAC表),相对上能减少数据碰撞及数据被窃听的机会。交换机更能将同时传到的数据包分别处理,而集线器则不能。

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集线器的每一个接口都处于相同的冲突域,却交换机的每个接口处于独立一个冲突域。在性能方面尤为突出:例如在100Mb/s的以太网中有100个用户,使用集线器,每个用户只有1Mb/s(100Mb/s/100),因为集线器是共享式的网络;而使用交换机,每个接口有100Mb/s,如果有100个接口,总带宽为100*100Mb/s (最终的带宽大小取决于输入接口的带宽;即如果输入端口只有10000M,则达到上限前,每个用户都能使用100M带宽,但一旦所有用户的总需求超过10000M,用户将在相同优先级的原则下进行带宽分配),因为交换机是独立式的网络。

二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编辑]

相比之下,路由器是在OSI 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网络层操作的,它在网络中,收到任何一个数据包(包括广播包在内),都要将该数据包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信息去掉(称为"拆包"),查看第三层信息(IP 地址)。然后,根据路由表确定数据包的路由,再检查安全访问表;若被通过,则再进行第二层信息的封装(称为"打包"),最后将该数据包转发。如果在路由表中查不到对应MAC 地址的网络地址,则路由器将向源地址的站点返回一个信息,并把这个数据包丢掉。与交换机相比,路由器显然能够提供构成企业网安全控制策略的一系列访问控制机制。由于路由器对任何数据包都要有一个"拆打"过程,即使是同一源地址向同一目的地址发出的所有数据包,也要重复相同的过程。这导致路由器不可能具有很高的吞吐量,也是路由器成为网络瓶颈的原因之一。如果路由器的工作仅仅是在子网与子网间、网络与网络间交换数据包的话,我们可能会买到比今天便宜得多的路由器。实际上路由器的工作远不止这些,它还要完成数据包过滤、数据包压缩、协议转换、维护路由表、计算路由、甚至防火墙等许多任务作。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CPU 资源,因此使得路由器一方面价格昂贵,另一方面越来越成为网络瓶颈。 路由器处理能力是有限的,相对于局域网的交换速度来说路由器的数据路由速度也是较缓慢的。路由器的低效率和长时延使之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虚拟局域网(VLAN )之间的访问速度是加快整个网络速度的关键,某些情况下(特别是Intranet ),划定虚拟局域网本身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第三层交换机的目的正在于此,它可以完成Internet 中虚拟局域网(VLAN )之间的数据包以高速率进行转发。

“交换”一词最早出现于电话系统,指两个不同电话交换机之间语音信号的交换。故从本意上讲,交换是完成信号由交换设备入口至出口的转发的技术的统称。路由器名称中的“路由”(router)来自于路由器的转发策略--路由选择(routing)。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有但不局限于以下几点(这里的交换机和路由器都是常规型号的):

1.两者工作在OSI模型的不同层次上
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提供更多的协议信息,方便路由器做出更加智能的转发选择。
2.两者转发时所依据的对象不同
交换机是基于MAC地址识别,实现封装数据包转发。路由器基于网络ID号(IP地址)。MAC一般被固化在网卡中,不可更改。而IP地址可以被系统或网络管理员进行设置和分配。
3.两者转发广播数据包的域不同
被交换机连接起来的网络属于同一广播域,广播数据包会在网络内所有网段上进行传播。连接在路由器上的网段则被分割为不同广播域,广播数据包只在各自广播域内传播而无法穿透路由器。路由器的这种子网隔离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广播风暴。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编辑]

虽然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都具有路由转发功能,二者都运行在OSI模型的第三层,即网络层,但是二者并不等同,适用范围也不同,不会相互替代。

1.主打功能不同
三层交换机的主打的功能点是二层交换技术,并附加一点路由转发功能。路由器的主打功能是路由转发,并可能附加一些备用功能,比如硬件防火墙、二层交换技术等其它功能。
2.适用环境不同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转发功能一般都比较粗略,由于它一般用在简单的接入网的连接。它在以太网中的主要作用还是提供快速的二层数据交换,功能特点还是针对频繁的以太网数据交换。
路由器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跨网段连接。尽管它也能在局域网内用于连接网络,但是它的路由转发功能主要用于不同类型网络之间,例如连接局域网广域网,连接以太网令牌环网。它的主打功能就是路由转发,专业处理复杂路由路径和复杂的网络连接。因此,路由器的路由转发功能,比三层交换机强大得多。路由器的优势是能够选择最佳路由、负荷分担、链路备份以及与其他网络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等功能。为了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网络,路由器的接口类型非常丰富,例如以太网接口、令牌环网接口、WLAN网卡、光纤接口等等。三层交换机一般只有以太网接口。
3.性能不同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转发是由硬件实现的,使用专用ASIC芯片来处理路由转发。路由器的路由转发是由软件实现的,在CPU中运行一段程序来处理路由转发。
所以三层交换机的转发效率会高过路由器,但是路由转发的功能都比较弱,由于路由转发功能是固化在硬件中的,不具有软件可扩展性,也就不会具有路由器的附加功能(例如防火墙功能)。

https://baike.baidu.com/item/网卡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网卡

网卡是一块被设计用来允许计算机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通讯的计算机硬件。由于其拥有MAC地址,因此属于OSI模型的第1层。它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电缆或无线相互连接。每一个网卡都有一个被称为MAC地址的独一无二的48位串行号,它被写在卡上的一块ROM中。在网络上的每一个计算机都必须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MAC地址。没有任何两块被生产出来的网卡拥有同样的地址。这是因为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负责为网络接口控制器(网卡)销售商分配唯一的MAC地址。
中文名
网卡
外文名
network adapter
别    称
网络适配器、网络接口卡
作    用
连接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

网络接口控制器(英语: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又称网络接口控制器网络适配器(network adapter),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或局域网接收器(LAN adapter),是一块被设计用来允许计算机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通讯的计算机硬件。由于其拥有MAC地址,因此属于OSI模型的第1层。它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电缆或无线相互连接。每一个网卡都有一个被称为MAC地址的独一无二的48位串行号,它被写在卡上的一块ROM中。在网络上的每一个计算机都必须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MAC地址。没有任何两块被生产出来的网卡拥有同样的地址。这是因为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负责为网络接口控制器销售商分配唯一的MAC地址。

通过高级网卡选项可以提升网络性能:
有效利用CPU:巨型帧vs.卸载功能
如果服务器性能低下,那么可能是由于网络负载较大。标准的以太网数据包大小为1518个字节,大多数文件被拆分为成百上千甚至上百万个数据包或者帧。这些小的数据包通过网络传输,和众多节点共享网络带宽,但是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会带来CPU开销。
大多数网卡支持巨型帧,这意味着能够处理高达9000字节的数据包或者帧。巨型帧在每个数据包中包括更多的数据,因此网络中需要传输的数据包数量就变小了。吞吐量提升意味着开销——数据包头与其他数据包内容——以及CPU开销减少了。
巨型帧肯定存在缺点。管理员必须对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配置才能支持巨型帧的传输。巨型帧并不是IEEE标准的一部分,因此不同的网卡配置的巨型帧大小有所不同。为了在节点之间高效传输巨型帧要做一些实验。更大的数据包可能会增加某些负载的延迟,因为其他节点要等更长的时间才能使用带宽,请求与发送被丢弃或者被破坏的数据包也需要花更长的时间。
IT专业人员可能放弃巨型帧而使用具有LSO以及LRO功能的网卡。LSO和LRO允许CPU通过网卡传输更多数量的数据,而且基本上与巨型帧提供了相同的CPU性能。
通行能力:可调整的帧间距vs.以太网升级
以太网在每发送一个数据包后都要等一段时间,这称之为帧间距。这为其他网络节点占用带宽并发送数据包提供了机会。帧间距等于发送96个数据位的时间。例如,1Gb以太网使用标准的0.096ms的帧间距,10Gb以太网的帧间距为0.0096ms。
利用这一固定的数据包传输之间的间距并非总是有效而且在网络负载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降低网络性能。支持自适应帧间距的网卡能够基于网络负载动态调整帧间距,这有可能提升网络性能。除非接近网络带宽,否则调整帧间距通常不会提升网络性能。
全方位的网络性能基准测试能够展现网络使用模式。如果以太网连接频繁达到带宽上限,那么升级到速度更快的以太网或者使用网卡绑定而非调整帧间距将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限制CPU中断,提升CPU性能
当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时,网卡会产生CPU中断。以太网速度越快,CPU中断的频率也就越高,CPU必须更多地关注网络驱动器以及其他处理数据包的软件。如果流量起伏不定,CPU性能可能会变得不稳定。支持人为中断节流的网卡能够减少CPU中断频率,将CPU从无限的网卡中断中解放出来,很可能能够提升CPU性能。
中断限制越多并不一定越好。过高的中断限制可能会降低CPU的响应能力;CPU将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处理所有正在产生的中断。当高速小数据包近乎实时地到达时,限制中断将会降低性能。在多种模式下对网络以及CPU性能进行测试直到能够建立起充分的系统响应能力,产生平滑的CPU中断。
还可以考虑支持TCP/IP卸载功能的网卡。这些网卡能够在线处理众多CPU密集型工作任务,同时减少对CPU的中断请求。
优先处理对时间敏感的数据类型:启用包标记
对事件敏感的数据类型比如VoIP或者视频通常按照高优先级流量对待,但是网络对所有数据包一视同仁。采用数据包标记,被标记的数据包能够被分到操作系统设置的流量队列中,在处理其他低优先级的数据包之前先处理高优先级的VoIP以及视频数据包。包标记有助于QoS战略,而且是很多VLAN部署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如果网络性能低于已定义的基准,可以对网卡进行调整,务必对服务器以及网卡进行基准测试后再对配置进行更改。这些推荐的网卡调整不会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但是也不受预算的限制。随时间变化评估并观察网络性能,检查任何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提升了某个工作负载性能却降低了其他工作负载的性能。

双网卡切换

为了使2块网卡实现高效双冗余备份,必须保证这2块网卡具有相同的物理地址IP地址这样 对于上层应用系统而言,系统中呈现“单网卡”的特征;反之,当系统中一块网卡切换到另一块网卡工作时,如果IP地址发生变化,则系统无法正常接收和发送数据。如果IP地址不改变,而物理地址改变,则会引起协议栈中ARP绑定表的变化,而重新对应ARP绑定表中IP地址与网卡物理地址的关系会延长两个网卡之间的切换时间。 [2] 
然而,每块网卡的物理地址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的,它保存在网卡的PROM中。为了使2块网卡具有相同的物理地址,在网卡初始化时,从PROM中读出其中一块网卡的物理地址,将该物理地址的内容写入另一 块网卡物理地址寄存器和数据结构变量中,在此情况下,这2块网卡就具有完全相同的物理地址了。 [2] 

https://cloud.tencent.com/document/product/213/6514

文档中心  云服务器  产品简介  网络与安全  弹性网卡

根据 CPU 和内存配置不同,云服务器可以绑定的弹性网卡数和单网卡绑定内网 IP 数有较大不同,网卡和单网卡 IP 配额数如下表所示:

注意:

单个网卡绑定 IP 数量仅代表网卡可以绑定的 IP 数量上限,不承诺按照上限提供 EIP 配额,账号的 EIP 配额按照 EIP 使用限制 提供。

云服务器配置 弹性网卡数 网卡绑定 IP 数
CPU: 1核 内存: 1GB 2 2
CPU: 1核 内存: > 1GB 2 6
CPU: 2核 2 10
CPU:4核 内存: < 16GB 4 10
CPU:4核 内存: > 16GB 4 20
CPU:8核 - 12核 6 20
CPU: > 12核 8 30

双网卡内外网同时使用的方法

机器有两块网卡,接到两台交换机上

internet地址:192.168.1.8,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192.168.1.1

内部网地址:172.23.1.8,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172.23.1.1

如果按正常的设置方法设置每块网卡的ip地址和网关,再cmd下使用route print查看时会看到

Network Destination Netmask Gateway Interface Metric

0.0.0.0 0.0.0.0 192.168.1.1 192.168.1.8

0.0.0.0 0.0.0.0 172.23.1.1 172.23.1.8

即指向0.0.0.0的有两个网关,这样就会出现路由冲突,两个网络都不能访问。

如何实现同时访问两个网络?那要用到route命令

第一步:route delete 0.0.0.0     "删除所有0.0.0.0的路由"

第二步:route add 0.0.0.0 mask 0.0.0.0 192.168.1.1     "添加0.0.0.0网络路由"这个是主要的,意思就是你可以上外网.

第三步:route add 172.23.0.0 mask 255.0.0.0 172.23.1.1    "添加172.23.0.0网络路由",注意mask为255.0.0.0   ,而不是255.255.255.0 ,这样内部的多网段才可用。

这时就可以同时访问两个网络了,但碰到一个问题,使用上述命令添加的路由在系统重新启动后会自动丢失,怎样保存现有的路由表呢?

route add -p 添加静态路由,即重启后,路由不会丢失。注意使用前要在tcp/ip设置里去掉接在企业内部网的网卡的网关

------------------------------------------------------------------------------------------------------------------------------

一些单位将内网和外网分开了。痛苦啊,偶单位就是如此。boss当然是基于安全性考虑了,可是没有笔记本的怎么办?又要办公,有得上网。没办法,发扬DIY精神偷偷装一块网卡,让聊天与工作同在。让你的主机内外兼顾。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谢谢作者了。方法如下:
1.设置其中接internet的网卡的网关为10.0.0.1,启用后就是默认网关
--注:这是对应外网的网卡,按照你们单位外网的ip分配情况,在TCP/IP属性中配置好 ip、掩码、DNS

2.将连接单位内部网的网卡IP配好后,设网关设置为空(即不设网关),启用后,此时内网无法通过网关路由

3.进入CMD,运行:route -p add 192.0.0.0 mask 255.0.0.0 192.168.0.1 metric 1

--注:意思是将192*的IP包的路由网关设为192.168.0.1 ,-P 参数代表永久写入路由表,建议先不加此参数,实践通过后在写上去

4. OK!同时启用两个网卡,两个网关可以同时起作用了,两个子网也可以同时访问了,关机重启后也不用重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