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在TQ2440开发板上以及X86平台上的linux内核编译

时间:2023-03-08 18:04:00
运行在TQ2440开发板上以及X86平台上的linux内核编译

一、运行在TQ2440开发板上的linux内核编译

1、获取源码并解压

  直接使用天嵌移植好的“linux-2.6.30.4_20100531.tar.bz2”源码包。

  解压(天嵌默认解压到/opt/EmbedSky/linux-2.6.30.4/中)

tar xvjf linux-2.6..4_20100531.tar.bz2 -C /

2、获取默认配置文件

 可以使用“config_EmbedSky_W43”作为默认配置文件

cp config_EmbedSky_W43 .config

3、配置(根据需要修改部分选项)

笔者认为只要有一个适合自己开发板的“.config”,这一步也不需要,直接使用这个配置文件去编译内核即可。

至于这一步的意义,其实也就是为了生成一个适合自己开发板的“.config”,决定哪些模块需要编译进内核(裁剪内核)。

默认配置文件的意义就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通常选择的默认配置文件是与我们的开发板很相似的。由于配置选项太多,多达上千项,使用默认配置文件,只需要修改那些默认配置文件与我们开发板不一样的选项即可,这肯定是节省时间和体力的捷径。

 make menuconfig

4、编译内核

  make zImage

5、编译modules(内核驱动)模块

 make modules 

  可在内核中挂载使用生成的“*.ko”文件

二、运行在X86平台上的linux内核编译和安装

1、获取源码并解压

  可以从http://www.kernel.org/选择一个想要的版本,例如“linux-3.2.55.tar.xz”,并解压到“/usr/src”(/usr/src目录下是专门存放内核源代码的)。

sudo tar -xvf linux-3.2.55.tar.xz -C /usr/src

    解压后源码大小几百MB。

2、 获取默认配置文件

  比如说:/boot/config-3.2.0-55-generic-pae(Ubuntu当前内核的配置文件)

cp /boot/config-3.2.--generic-pae .config

3、配置

make menuconfig

此命令会调取各级目录中的kconfig生成一个菜单,通过这个菜单,我们可以配置linux内核。配置完成后的信息,保存在“.config”中。在编译内核的时候,会读取这个配置文件,从而决定以什么样的方式编译内核,编译内核的那些模块等等。

4、编译内核和模块

 编译内核

make

 此过程长达几个小时,编译完后源码包就有5、6个G,所以在编译之前确保你的虚拟磁盘剩余容量足够大,不够的话参考修改虚拟机linux硬盘的大小 进行磁盘扩容,否则在编译过程中将出现“磁盘空间不足”的问题。生成的内核镜像在arch/x86/boot目录下。

运行在TQ2440开发板上以及X86平台上的linux内核编译

    安装模块

make modules_install 

  make modules_install命令用于安装可装载模块,安装的目的目录时/lib/modules/3.2.55

5、安装

make install

  make install命令执行三个操作:复制内核镜像到/boot目录下;生成initrd-img;更新grub。命令成功执行成功后,新的内核已可以使用,并且列在引导菜单中。

运行在TQ2440开发板上以及X86平台上的linux内核编译

    /boot目录下的内容

运行在TQ2440开发板上以及X86平台上的linux内核编译

6、重启检查

  重启系统,grub引导选项中多了我们新编译的内核选择,选择新内核引导。“Previous Linux version”为更新内核前的内核启动项。

运行在TQ2440开发板上以及X86平台上的linux内核编译

进入系统后执行命令uname -r 查看当前的内核版本。

uname -r

运行在TQ2440开发板上以及X86平台上的linux内核编译

后记

倘若想卸载自己编译的内核,可以参考linux下删除内核 进行操作。

参考网页:linux内核学习之二:编译内核

自己编译linux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