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微信公开课Pro微信之夜内容笔记总结

时间:2023-03-09 17:46:23
2019微信公开课Pro微信之夜内容笔记总结

2019微信公开课Pro

微信之夜内容笔记总结

  • 小程序入口

我的小程序

任务栏入口

线下扫码

搜索小程序

附近小程序升级

  • 用户留存问题

  • 小程序成长

关注用户需求

性能监控

 

广告主&&流量主

    内测权限

小程序助手

  • 小程序变现

广告、激励视频

 

  • 微信之夜

    • 十大设计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好的产品富有创意,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

第二个是好的产品是有用的;

第三个是好的产品是美的;

第四个是好的产品是容易使用的;

第五个是好的产品是很含蓄不招摇的;

第六个原则是好的产品是诚实的;

第七个是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

第八个原则是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细节;

第九个是它是环保的,不浪费任何资源的;

第十个是尽可能少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

  • 微信的原动力

  1. 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

    所以微信一直坚持底线,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

  2. 原动力是,"让创造者体现价值"

 

我们要帮到那些真正有好的服务的人和集体,去触达潜在的用户让客户更容易连接到他们。

  • 做最好的工具与停留时长

最主要的是,技术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

例如"倍速播放"

 

  • 小程序

小程序的使命是: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和回报。

19年小程序方向:

  • 搜索的直达
  • 小程序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得用户可以作出选择。
  • 小程序的找回也是一个问题(最近使用、星标,通过微信主界面的下拉)

 

  • 小游戏

一切盈利都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后的自然而来的副产品。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它应该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并且让产生创意的人体现价值。

小游戏应该是一个体现创意的地方

当我们的游戏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创意的时候,并且让这些创意得到它应该有的回报,那么我们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变得很有价值。我确实很希望我们将来在小游戏平台里面看到的小游戏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体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 公众号

对于平台来说,一个好的平台应该自然会鼓励更多的内容创造者创造好的内容。

关于社交的传播和社交的阅读。

  • 社交

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

比如说你发的每一个内容,其实你是希望别人认为你是一个这样的人,背后都是你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人设,你想推广自己的人设,是希望别人眼中的你是这样子的。所以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是精心挑选设计过的,一定对你自己的人设是有利的。

关于朋友圈,其实我要多说几句。很多人都说要逃离朋友圈,或者说不怎么用朋友圈了。但事实上这是互联网圈子大家看到的一个假象。大家往往把自己周围的人的情况,当作全世界的人都是这样子的,但是真相并不是这样子的。因为朋友圈本身就是社交,所以一个人怎么可能逃离社交,即使你发东西少了,你也会去看他,然后也去互动点赞评论。它本身也是个社交行为。

 

可以透露一个数据,从发布到现在,每天进去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在增长,没有停下来的势头。到现在每天有7.5亿人进去朋友圈,平均每个人要看十几次,所以每天的总量是100亿次。

这是特别强调的一个设计,就是朋友圈只能看到共同好友。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每个人或者你参与的一个讨论大家两两之间是相互认识的一个点,这样的一个点不是一对一的讨论是三个人以上的讨论。比如说你在朋友圈看到A好友发的朋友圈,然后B好友评论了,你一定同时认识A和B,然后你评论的时候是三个人在讨论,他是符合了"三个人以上比单聊更加丰富"的一种社交体验。

所以我们鼓励用户去设置三天可见

  • 阅读

"要做大众都能用的阅读产品。

对于看一看,里面有两个板块,一个是好看,一个是精选。前者是社交推荐,后者是机器推荐。

我一直很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

  • AI

AI是要落地到我们实际的一个功能或者是场景里面去的。

好的技术是为产品服务的,AI应该默默躲在后面帮助用户来做一些事情,就像语音识别一样。

  • 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后续新的变化是基于一个新的理念——希望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成为企业服务的窗口。人就是服务,而且是认证的服务。

  • 人口红利

对我们而言,我们要考虑的是对我们已有的用户提供什么服务,这个更重要的问题。

 

 

大家养成了一个习惯是我们自己做每个功能每个服务背后的意义或者说一个梦想在里面到底是什么?如果一个功能纯粹是为了一个流量来做的,而想不出它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个功能一定是有问题的,或者是它的不长远的。我认为正是这样的,每一块都去想它背后一丝一毫的意义,这是支撑起我们整个团队走到今天一个很强的理由,并且帮助我们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这是产品和功能我们背后所思考的意义。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

 

 

文章来源:刘俊涛的博客

欢迎关注,有问题一起学习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