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

时间:2021-04-29 22:58:32

1.首先我们来构建拓扑:如下所示

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

2.对各个路由器进行配置使得网络ping通:命令如下

a)配置各路由器接口的IPv6地址,可由上图注释配置

b)配置各路由器的静态路由(此处举例R4)

(global)  ipv6 unicast-routing                   //启用IPv6单播路由功能

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

(interface)  ipv6  enable                          //端口下启用IPv6

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

(global)  ipv6 route 2001:db8:88:b::10/64  fastethernet 0/0  2001:db8:88:a::1              //静态路由配置

#show ipv6 route                                       //查看路由表

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

3.在R4上进行互相ping

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

4.确认网络通之后,进行抓包分析

在抓包后分析它的报文格式

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

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

它的消息报文格式为

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

i)  回送请求报文(echo request)

type=128  code=0

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


节点的ICMPv6层收到一个echo request 报文后,可能会通知高层的进程。

源节点生成了标识符和序列号字段的值,这些值可以帮助源节点将回送请求报文和返回的回送应答报文对应起来。数据字段中包含零个或多个任意内容的字节。

ii) 回送应答请求(echo reply)

type=129  code=0

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

源节点的ICMPv6层必须将回送应答报文通知那个产生了它所享有的原始echo request报文的高层进程,可能还需要通知其他高层的进程,

但这些通知都是可选的,标识符和序列号字段的值是从echo request报文中获得。数据字段也是从回送请求报文中获得。

iii) 路由器通告(RA)

type=134  code=0

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

源地址为始发数据包接口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目的地址为所有节点的多播地址(ff02::1)或发出请求的设备的链路本地地址。

iiii)   邻居请求(NS)

type=135  code=0

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

源地址为始发该消息的接口IPv6地址或“::”,目的地址为被请求节点的多播地址,或者就是目标地址。

iiiii)  邻居通告(NA)

type=136  code=0

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

源地址为始发该消息的接口IPv6地址,目的地址为该消息所要答复的发出请求的源地址,或者是所有节点的多播地址(FF02::1)

iiiiii)  路由器请求(RS)

type=133  code=0

RS源地址为未指定的IPV6地址::,若主机配置了单播地址,则此接口的单播地址可作为源地址。
       RS目的地址为所有路由器的多播地址FF02::2。
       RS作用域为本地链路。       
       RS只发送三次以避免没有路由器时拥塞网络。

5.总结

完成此次作业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发现RS消息报文需要主机?不知道。总之我的type=133一直没有出现,所以就没有截图了。作业所要求的行距,似乎在这设置不了字体也没5号字所以我选择了常见的16px大小字体(网页字体默认大小)。一开始做的时候比较棘手,不会配置ipv6的静态路由,查了一些资料实验过了才懂。总的来说还行吧,熟悉巩固了基本的命令配置,也懂了新的命令配置,了解了ICMPv6报文的类型和格式,收获颇丰。如有错误请指出,谢谢,欢迎讨论。